Holiday
Nanda南大C301 W5W6W7
近年來,在當代科技藝術的發展當中,聲響創作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在沈浸式內容創作當中更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本課程將系統式的介紹 聲響理論,從聲響的物理現象、聆聽方法學、認知心理學、聲響生態學、沈浸式聲響科技等不同面向切入討論。接著,動手熟悉各式聲響創 作實踐:具象音樂、聲音訊號合成、聲音互動裝置、限地聲響展演...等。從巨觀到微觀、理論到應用,讓學生從中發現聲響與藝術創作的 多元關係,進而發展出聲響敏銳度與創造力。
Course keywords: Sound art, Acousmatic, Reduced listening, Sound ob<x>ject, Psychoacoustics, Microsound, 一、參考書籍 - Cox, Trevor, 聲音的奇妙旅程 Sonic wonderland: a scientific odyssey of sound), 楊惠 君譯 馬可孛羅出版, 2016 Cox, Trevor J., Sonic Wonderland: A Scientific Odyssey of Sound, The Bodley Head, 2014 - Filimowicz, Michael, ed., Foundations in Sound Design for Interactive Media: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Sound Design Series, v.2, Routledge/Taylor & Francis Group, 2020 - Howard, David M., and Jamie Angus, Acoustics and Psychoacoustics, 5th ed., Routledge, 2016 - LaBelle, Brandon, Background Noise: Perspectives on Sound Art, Bloomsbury Academic, 2015 - Moore, Adrian, Sonic Art: An Introduction to Electroacoustic Music Composition, Routledge, 2016 - O’Keeffe, Linda, and Isabel Nogueira, eds., The Body in Sound, Music and Performance: Studies in Audio and Sonic Arts, Routledge, 2022 - Roads, Curtis, Microsound, MIT press, 2004 Robertson, Robert, Eisenstein on the Audiovisual: The Montage of Music, Image and - Schaeffer, Pierre, Christine North, and John Dack, In Search of a Concrete Music, California Studies in 20th-Century Music, 1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2 - Schafer, R. Murray, The Soundscape: Our Sonic Environment and the Tuning of the World, American International Distribution Corp, 1993 - Wishart, Trevor, and Simon Emmerson, On Sonic Art, Contemporary Music Studies, v. 12, New and rev. ed, 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 1996 Wöllner, Clemens, and Society for Education, Music and Psychology Research, eds., 二、教學方式 本課程分為三面向: 1.基礎理論導讀:首先由老師先進行專題導讀,帶領學生認識聲響藝術的範疇與發展歷程。 2.實例分析:透過創作範例分析與數位軟體操作示範,讓同學熟悉聲響藝術美學思維與獨特的創作手法。 3藝術實踐指導:分別團體工作坊與一對一指導的形式,來協助同學活用跨領域知識與數位工具來進行聲響藝術 創作。 學生需從課程內容中挑選欲研究或創作的專題,於課後蒐集、生產聲響素材(例如:錄音採樣、聲響數位合成、 生理訊號轉譯等),並擬制創作草圖,最後於期中與期末上台報告創作研究成果。 三、教學進度 第ㄧ週:導論 當代聲響藝術理論範疇 當代聲響行動研究方法 第二週:國定假日 第三週:聆聽方法學 當代聲響理論 限縮聆聽 數位感知 第四週:聲響認知與創作 錯聽覺效應 聲響認知心理學與聲響創作應用 第五週:聲音生態學 聲響地景 田野聲音採集 第六週:聲響與空間 認識聲響中的空間參數 限地即興創作 第七週:校際活動停課 第八週:資訊可聽化設計 手勢與動作資料探勘與單元化 生物數據聲響化 噪音音樂化 第九週:校外教學 ·蹲點錄音與漫步錄音(分組實作) ·電聲地景創作練習(課後作業) 第十週:聲響造型 聲響中的波粒二象性 話語的聲響音樂化 聲音頻譜分析與塑形 粒狀合成原理與應用(上機實作) 第十ㄧ週:聲響自生成系統 自循環聲響生態圈 聲音自動化調變系統 自動生成音樂 (上機實作) 第十二週:期中評量 【聲響藝術創作計畫書】提報 階段性成果討論 第十三週:遙感聆聽與虛擬網絡互動 聆聽作為參與式藝術行動 虛擬社群聲響共創 第十四週:沈浸式聲音劇場 盲聲聆聽 聲響展演性 基於聲響的沈浸式劇場 第十五週: 創作共同討論 作品原型技術測試與除錯 論述檢視 第十六週: 報告創作成果 提交【虛擬實境藝術創作報告書】 四、評量方式 1. 出席與平時參與(30%)缺席未提證明者以曠課計,曠課逾六次者扣考。 2. 期中報告 (30%) 【聲響藝術創作計畫書】:上台簡報須需包含指定題目,如:研究假設、驗證方法、聲響 處理手法等。 3. 期末報告(40%)【聲響藝術創作報告書】(含口頭報告及書面作業) 補充說明:學生須於期中指定期限內提出【聲響藝術創作計畫書】作為發展創作的基礎,接著逐步實現資料搜集 與分析(如:田野聲響採集、生理感測訊號、聲音合成等)、假設驗證等階段,逐步完善聲響創作原型之設計。 期中與期末作業經口頭報告與討論後,需修改優化,並依規定格式繳交創作原型與完整提案簡報,即【虛擬實境 藝術創作報告書】。 缺席上述任一項成績者,總成績以不及格計。 課程規定細節與進度視實施情況調整。 *本課程依規定採試行16週精實課程 *具備影音創作經驗或數位聲音工作站操作經驗為佳 *需自備電腦與耳機 * 基於透明與負責任的原則,本課程鼓勵學生利用AI進行協作或互學,以提升本門課產出品質。根據本校公布 之「大學教育場域AI協作、共學與素養培養指引」,本門課程採取有條件開放,說明如下: 學生可於課堂作業或報告中的「標題頁註腳」或「引用文獻後」簡要說明如何使用生成式AI進行議題發想、文句 潤飾或結構參考等使用方式。若經查核使用卻無在作業或報告中標明,教師、學校或相關單位有權重新針對作業 或報告重新評分或不予計分。
MON | TUE | WED | THU | FRI | |
08:00108:50 | |||||
09:00209:50 | |||||
10:10311:00 | |||||
11:10412:00 | |||||
12:10n13:00 | |||||
13:20514:10 | |||||
14:20615:10 | |||||
15:30716:20 | |||||
16:30817:20 | |||||
17:30918:20 | |||||
18:30a19:20 | |||||
19:30b20:20 | |||||
20:30c21:20 |
Average GPA 4.3
Std. Deviation 0
研究所一年級、大學部四年級具有影音軟體基礎之學生
科藝所碩士班優先,第3次選課起開放全校修習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