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iday
HSS人社A302 F2F3F4
本課程試圖將臺灣史放入更廣闊的東亞地域社會空間中,思考從傳統帝國至當代,每一時期臺灣社會所面臨之處境與變遷。希望 能讓同學們對臺灣歷史有基本的了解並進一部思考歷史與現實的互動關係。
Course keywords: 臺灣 Taiwan, 歷史 History, 互動 Interaction 一、課程說明 本課程試圖將臺灣史放入更廣闊的東亞地域社會空間中,思考從傳統帝國至當代,每一時期臺灣社 會所面臨之處境與變遷。希望能讓同學們對臺灣歷史有基本的了解並進一部思考歷史與現實的互動 關係。 二、指定用書 鄭維中,《島嶼歷史超展開: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人們與臺灣》,臺北︰春山出版,2023。 劉益昌,《典藏台灣史(一)︰史前人群與文化》,玉山社,2019。 詹素娟,《典藏台灣史(二)︰台灣原住民史》,玉山社,2019。 林偉盛,《典藏台灣史(三)︰大航海時代》,玉山社,2019。 溫振華、戴寶村,《典藏台灣史(四)︰漢人社會的形成》,玉山社,2019。 林呈蓉,《典藏台灣史(五)︰19世紀強權競逐下的台灣》,玉山社,2019。 何義麟、蔡錦堂,《典藏台灣史(六)︰台灣人的日本時代》,玉山社,2019。 李筱峰、薛化元,《典藏台灣史(七)︰戰後台灣史》,玉山社,2019。 三、參考書籍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 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至第四冊》,台南:台南市政府,1999, 2002, 2004, 2010。 歐陽泰,《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時報出版社,2007。 歐陽泰,《決戰熱蘭遮》,臺北︰時報出版社,2017。 李毓中主編,《臺灣與西班牙關係史料彙編 I》,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8。 李毓中主編,《臺灣與西班牙關係史料彙編 II》,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5。 李毓中主編,《臺灣與西班牙關係史料彙編 III》,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3。 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臺灣早期史研究1400-1700》,臺北:聯經,2005。 康培德,《殖民想像與地方流變: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臺灣原住民》,臺北:聯經,2016。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 張隆志主編,《島史的求索:台灣史論叢史學篇》,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20。 李文良 林正慧,《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 四、教學方式 老師授課及同學討論並重。同學須就課堂閱讀的文章或書籍每週發表意見,且須與同學討論交流意 見。 五、教學進度 第1週︰課程說明 第2週︰史前人群與文化 劉益昌,《典藏台灣史(一)︰史前人群與文化》第四章(臺北:玉山社,2019),頁174-220。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三版(臺北:聯經出版社,2016)第1-3章。 詹素娟,《典藏台灣史(二)︰台灣原住民史》(臺北:玉山社,2019),頁14-49。 第3週︰十七世紀(一)─荷治時代 歐陽泰,《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時報出版社,2007。 林偉盛,《典藏台灣史(三)︰大航海時代》(臺北:玉山社,2019),頁138-160。 第4週︰鄭氏在臺與明清鼎革 歐陽泰,《決戰熱蘭遮》,臺北︰時報出版社,2017。 林偉盛,《典藏台灣史(三)︰大航海時代》(臺北:玉山社,2019),頁161-237。 第5週︰十八~十九世紀(一)─清帝國的長期治理 邵式柏,《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16),頁149- 176。 施添福,〈清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收錄於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 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頁65–116。 溫振華、戴寶村,《典藏台灣史(四)︰漢人社會的形成》(臺北:玉山社,2019),頁8-22、 101-149。 第6週︰地方社會的形成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頁543-582。 溫振華、戴寳村,《典藏台灣史(四)︰漢人社會的形成》(臺北:玉山社,2019),頁67-100。 李文良,《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9)。 第7週︰近代建設與列强環伺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頁543-582。 陳志豪,〈隘糧與大租:清代竹塹地區合興莊的隘墾事業與閩粵關係〉,《全球客家研究》,4(新 竹︰2015),頁1-30。 溫振華、戴寳村,《典藏台灣史(四)︰漢人社會的形成》(臺北:玉山社,2019),頁67-100。 第8週︰日治時期的臺灣—殖民地經營之道 駒$796;武著;吳密察、許佩賢、林詩庭等譯,《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臺北:臺大出版中 心,2017),第1-3章。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編譯,《「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 與認同》(臺北:麥田出版,2006),第1章。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帕米爾書店,1985),頁12-141。 何義麟、蔡錦堂,《典藏台灣史(六)︰台灣人的日本時代》,玉山社,2019。 第9週︰期中考 第10週︰日治時期的臺灣—南進與戰爭體制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2002),頁77- 126。 近藤正己著,許佩賢譯,〈對異民族的軍事動員與皇民化政策——以臺灣軍夫為中心〉。《臺灣文 獻》,第46-2期,1995,頁189-223。 陳翠蓮,《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一九二〇——一九五〇》(臺北:曹永和文敎基金會,2008),頁 223-280。 何義麟、蔡錦堂,《典藏台灣史(六)︰台灣人的日本時代》,玉山社,2019。 第11週︰日治時期的臺灣原住民 電影欣賞與討論:《賽德克·巴萊》 第12週︰中華民國在臺灣(一)—臺灣化的歷程 賴澤涵、馬若孟、魏萼著,羅珞珈譯,《悲劇性的開端:臺灣二二八事變》(臺北:時報文化, 1993),頁101-180。 若林正丈著;洪郁如、陳培豐等譯,《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臺灣大 學出版中心,2014),頁1-30。 李筱峰、薛化元,《典藏台灣史(七)︰戰後台灣史》(臺北:玉山出版社,2019),頁50-102。 第13週︰中華民國在臺灣(二)—經濟起飛與工業化 Alice H.Amsden著;龐建國譯,〈政府與臺灣的經濟發展〉,收入丁庭宇、馬康莊主編,《臺灣社 會變遷的經驗——一個新興的工業社會》(臺北:巨流出版社,1986),頁87-115。 王塗發,〈戰後臺灣經濟的發展〉,收入張炎憲、李筱峯、戴寶村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 (下)》(臺北:玉山社,1996),頁387-413。 李筱峰、薛化元,《典藏台灣史(七)︰戰後台灣史》(臺北:玉山社,2019),頁103-171。 第14週︰中華民國在臺灣(三)—民主化與全球化 若林正丈著;洪郁如、陳培豐等譯,《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臺灣大 學出版中心,2014),頁213-266。 李筱峰、薛化元,《典藏台灣史(七)︰戰後台灣史》(臺北:玉山社,2019),頁172-266。 第15週︰暫訂安排校外交流參訪行程:可能地點1.國史館、2.檔案局(將向學士班及本所申請經 費)。 第16週︰期末考 六、成績考核 1. 個人參與度 (25%):課堂提問及導讀等個別表現。 2. 研究計畫報告 (25%):第八周之後,每堂課三位同學,各自報告15分鐘,之後其他同學需加入 討論。 3. 期中考 (25%) 4. 期末考 (25%) 七、講義位址 ee-class 八、採用下列何項 AI 使用規則 (2)有條件開放,請註明如何使用生成式AI於課程產出
MON | TUE | WED | THU | FRI | |
08:00108:50 | |||||
09:00209:50 | |||||
10:10311:00 | |||||
11:10412:00 | |||||
12:10n13:00 | |||||
13:20514:10 | |||||
14:20615:10 | |||||
15:30716:20 | |||||
16:30817:20 | |||||
17:30918:20 | |||||
18:30a19:20 | |||||
19:30b20:20 | |||||
20:30c21:20 |
Average GPA 4.08
Std. Deviation 0.63
HSS歷史學程通史3選2,本課為16週課程,不接受加簽、停修申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