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iday
EDU教 114 R3R4
第一堂課務必到課分組。未到者請退選,也不加簽。 本課綱為初步規劃,開學第一週會提供確定版本。 *社會文化分析 上課時間:週四上午10:10 - 12:00 教室: 教師:林文源(教育館308,討論時間:週二與週四,1~3pm,請提前約定) 助教: 一、什麼是社會分析? 「人是社會的動物」,我們身邊的許多現象、活動、組織都跟社會有關。本課程結合人文社會研究的視野,從幾個根本面向、帶領同學學習 社會文化現象的基本概念與練習分析方法。然而,社會文化現象繽紛多元且持續變化,本課程所能介紹的只是相當少數個案,因此,不同漁 人社學科的導論課程,本課程不企圖完整介紹相關研究或學科理論,而是聚焦希望藉由這些案例的閱讀與討論,協助同學發展分析社會文化 現象的能力。 本課程將介紹「人」、「文化」、「物質」、「制度」等四大分析方向,其中蘊含的概念,就像工具箱一樣,希望帶領各領域同學一同由不 同視野,聚焦日常生活的具體現象,按部就班練習合作、討論與分析。 本課程需要課程參與者高度互動、參與討論。藉由實作練習,以及不斷累積資料蒐集與分析的能力,讓同學發展分析社會文化與自身生活的 能力。歡迎想要培養提問、整合與合作能力的同學參
Course keywords: 社會文化分析、自我、AI、體制分析、個案調查 第一堂課務必到課分組。未到者請退選,也不加簽。 本課綱為初步規劃,開學第一週會提供確定版本。 *社會文化分析 上課時間:週四上午10:10 - 12:00 教室: 教師:林文源(教育館308,討論時間:週二與週四,1~3pm,請提前約定) 助教: 一、什麼是社會分析? 「人是社會的動物」,我們身邊的許多現象、活動、組織都跟社會有關。本課程結合人文社會研究的視野,從幾 個根本面向、帶領同學學習社會文化現象的基本概念與練習分析方法。然而,社會文化現象繽紛多元且持續變 化,本課程所能介紹的只是相當少數個案,因此,不同漁人社學科的導論課程,本課程不企圖完整介紹相關研究 或學科理論,而是聚焦希望藉由這些案例的閱讀與討論,協助同學發展分析社會文化現象的能力。 本課程將介紹「人」、「文化」、「物質」、「制度」等四大分析方向,其中蘊含的概念,就像工具箱一樣,希 望帶領各領域同學一同由不同視野,聚焦日常生活的具體現象,按部就班練習合作、討論與分析。 本課程需要課程參與者高度互動、參與討論。藉由實作練習,以及不斷累積資料蒐集與分析的能力,讓同學發展 分析社會文化與自身生活的能力。歡迎想要培養提問、整合與合作能力的同學參與。 二、課程目標: 本課程藉由個人日常生活的問題性出發,配合台灣社會具體現象與研究,並輔以實作活動,系統性地討論社會學 基本分析概念。希望在本課程中,學生可以: (一)體會個人生活與社會情境的關連。 (二)由台灣具體社會文化現象,累積搜尋、分析社會現象的基本能力。 (三)學習以多種觀點分析、反省當前台灣社會文化的狀態與未來。 (四)學習善用AI工具:本課程有條件開放使用生成式AI:基於透明與負責任的原則,本課程鼓勵學生利用AI 進行協作或互學,以提升同學學習效益。根據本校公布之「大學教育場域AI協作、共學與素養培養指引」,本門 課程採取有條件開放,說明如下:1、學生須於課堂作業或報告中的「標題頁註腳」或「引用文獻後」簡要說明 如何使用生成式AI進行議題發想、文句潤飾或結構參考等使用方式。若經查核使用卻無在作業或報告中標明,教 師、學校或相關單位有權重新針對作業或報告重新評分或不予計分。2、本門課授課教材或學習資料若有引用自 生成式AI,都需在投影片或口頭標注。3、修讀本課程之學生於選課時視為同意以上倫理聲明。 以下各項使用與安全問題請特別留意,由於生成式AI之技術特質與繁體中文訓練資料不足等基礎,可能生成具有 幻覺、捏造不存在訊息等問題,因此,此指令集目前適合需搭配課程,由教師引導使用。此外,也請留意這些指 令僅為練習思考之用,生成式AI可能在對話過程將你提供之資訊外洩,請勿輸入個人或機構機密、個資或其他敏 感訊息。另外,因為目前在多數AI中繁體中文作為訓練資料相對少數,其中許多用語及脈絡極可能以簡體中文資 料為主,並可能有政治審查的問題,也請留意驗證AI所提供之訊息。使用時,請養成同步使用google或其他方 式之查證習慣,並留意更多線索。 三、課程設計與要求 本課程以閱讀、小組討論、講解與課堂對話、實作分析等方式進行,課後時間則以助教協助帶小組學習為主。如 下: (一)課前閱讀:每週列有指定閱讀材料,每位同學需事先閱讀,並在每次課程前提出自己的相關想法、建議、 問題,並上傳課程網站,預備課堂討論。 (二)課堂提問:課堂第一部份,教師將引導同學提問,一同釐清文本問題。 (三)背景講授與分析:教師講解並補充背景資料,並引導進行文本之體制分析。 (四)小組課堂實作:每組進行相關案例分析練習與討論。此部分請練習使用GPT作為資料輔助與拓展思考之工 具,也可同步練習發展適合之指令,拓展討論多元與豐富性。請並小心求證,養成以Google確認資料正確性之 習慣。 (五)評量:本課程強調合作,多數需要同學集體參與,養成對話與溝通的習慣與能力,因此,評量成績為成果 與平時表現並重。 (六)請假相關規範:若有正當請假事由,請於上課前書面(如Email)向小組同學、助教與老師請假。若未請 假而上課點名將視狀況,扣除平時成績或小組合作之成績。 成績分配 成果成績(50%) 平時成績(50%) 小組合作與期末報告50% 綜合表現30% 課堂提問20% 其它小組評分10% 助教10% 教師10% 課堂討論綜合表現10% (含小組內互評) 提 問10% 四、課程進度 (一)導論 第一週 課程介紹 問題:如何瞭解社會與文化? 課堂活動:自我介紹(生平、喜好、科技與社會觀察等等) 下週課前作業(以下皆稱為作業,不用繳交,但需要觀察、思考或蒐集資訊):下週上課前想一個當前世界上最 重要的「社會文化」議題,或在清大裡面,你覺得最重要的「社會文化」議題,並由第二週分析練習列出報紙中 閱讀兩篇相關報導。 第二週 分析與提問:體制分析 課前閱讀:請由以下媒體,任選兩篇社會文化相關報導,閱讀後,準備以下討論。 課堂活動:分析與提問的方法 一、請比較兩篇報導,在報導中有哪些歸因或解釋這些社會或文化現象發生的方式? 二、如何問問題:幾種層次與方向。 三、體制分析,科技與社會視野的四條線索:人、知識、物、制度。 分析練習:請參考以下媒體,與國內任何一家媒體的資訊,作為分析練習資訊來源。日本的《NHK》和《共同通 訊社》;韓國的《朝鮮日報》、《韓國公共廣播公司》;印度《印度時報》、菲律賓《菲律賓星報》、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星報》、印尼《雅加達郵報》、阿拉伯世界的《半島新聞網》;俄國的《俄羅斯新聞網》、德國的 《德國之聲》、歐盟的EUobserver;美國的《美國之音》、《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英國的《金融時 報》、《經濟學人》、《BBC中文網》、《路透社》;台灣:《四方報》、《報導者》、《公共電視台》 第三週 田野調查方法 指定閱讀:每個人找三個能在現在生活周遭可觀察到、你想了解的科技現象或事物。請依以下研究步驟先準備。 關鍵字:替代物/對照物、看不見的行動者、脈絡(分布、行動軌跡、週期、困難)、政治性(規則&資源分配、 影響、觀點、價值) 課堂活動:分析練習 A、研究步驟 1、定方向:發散或具體脈絡的體制分析,並找到三份相關材料(來源:圖書館論文資料庫、google scholar、報紙資料庫、相關單位的官方網站、當事者的訊息如FB或聲明)具體訂位題目與對象。 2、練習使用ChatGPT與google查證: 如何使用生成式AI跟小組協作? 3、初步練習:訪問10人,做內容紀錄,並註記遇到哪些問題。 4、彙整報告:實際訪問內容;遭遇哪些問題?如何改善?後續方向?擬下一階段的問題 B、報告架構 1、研究問題/爭議 這件事有什麼問題?特殊之處?不同觀點與爭議之處? 2、相關面向 關於這件事,現有研究或文獻怎麼說?我從哪些管道找到資料?官方資料?媒體?研究論文?書籍?制度或組織 記錄?歷史文獻?由這些資料顯示,這件事牽涉到哪些面向? 3、核心主軸 在這些面向中,我想要專注在哪一方面?那些最重要?那些我覺得最有意思?哪些最不/可能解答?要如何獲得 資訊? 4、田野與研究資料 記得區分第一手與第二手以上的資料:我如何找到這些資料?我為何要用這些方式找資料? 跟現有資料相比,這些資料的重要性?差異?有何新發現?尋找資料過程有哪些困難? 5、分析與討論 資料要如何解讀?分析?不一致的地方要如何判斷?與現有研究、文獻相比,本研究的觀點是什麼,如何決定? 6、結論 我們的新發現為何?有什麼重要性?是否可能改變現況? 7、附錄 (1)小組分工與負責範圍 (2)本組發展之指令集:使用哪種AI工具、指令集、說明與範例(附上截圖與連結) 作業:開始準備本學期末小組報告準備。請小組分工,每個人分頭去蒐集你們選定的主題之相關議題,在田野調 查出發前,彙整初步資料。讓每個人對田野地有初步了解。 (二)「人」的分析 第五週 主題:認同、異己與社群 指定閱讀:夏曉鵑,2006,〈新移民運動的形成R13;差異政治、主體化與社會性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 61 期, P1 - 71。選讀。 關鍵字:社群(例如國族、宗教、政黨、興趣團體)、自我、認同、異己(他者)、劃界與連結、差異政治 課堂活動:結構化之社會與世界體系,定位人我。「社群關係圖」 討論: 1、你覺得你所屬的身份或團體,與哪些不同身份或團體的區別是最重要的?為什麼? 2、你有沒有出過國的經驗,或居住在你不熟悉的語言、生活習慣的環境裡,這些經驗有沒有對你造成震撼?有 的話,是哪方面? 3、請用寫下以下幾個詞中,你立即想到的人的性別、膚色、國籍:「外國人」、「外勞」、「外籍旅客」、 「外傭」、「外籍配偶」、「外籍新娘」。如果你描繪出的「人」不盡相同,想一下,為何會這樣? 4.以種族中心主義或ethnocentrism詢問ChatGPT曾經為人類帶來哪些問題,再google找出具體案例,比較 其中差異。 第六週 主題:如何凝聚社群 指定閱讀:李丁讚、林文源,2003,〈社會力的轉化:台灣環保抗爭的組織技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52:57-119。 關鍵字:認同類型、本質論與建構論、社群疆界、組織(化)、社會運動 討論: 1、你有參加過社會運動或社會動員的活動嗎?你能否指這出不同團體的價值或連帶是哪些方面?比較一下,各 團體之間有何不同? 2、由一般較鬆散的社群互動,到成功動員,甚至成為正式組織,你覺得其中社群組織關係的轉變哪方面差異最 大,為什麼?請用具體例子說明這種過程。 3、社群的共識是可以被加強、也有可能會減弱的。請想一個類似本文討論的社會動員的社群例子,說明這種變 化過程。 4、請搜尋茉莉花革命、白玫瑰運動、1985運動、太陽化運動、雨傘運動,跟本文的差異與相似處。 第七週 田野調查:各組選定之社會文化議題體制 觀察方向︰用分析方法進行訪談、資料蒐集以累積分析與思考,請先與助教及教師討論進行方式,並蒐集具體觀 察、訪談或文獻資料。 作業:每組準備十分鐘報告(PPT包括:主題、資料蒐集方法與成果、發現與困難、進一步規劃)。下週討論。 第八週 田野調查討論 請各組進行報告,並彙整遭遇的問題。每一組討論與提供想法。 (三) 「文化」的分析 第九週 主題:符號、流行文化與品味 指定閱讀:林文源、陳晉煦,2012,〈單車品味政治〉,《台灣社會學刊》,第49期,頁109-68。選讀。 關鍵字:符號、迷思、品味、文化霸權 討論: 1、各種社會行動者常被賦予不同符號與論述,請找一下與妳所屬的某個社群相關的論述或符號。 2、仿效本文對單車的分類,檢查一下你身邊的事物,你覺得哪些東西透露出特定的形象?這有哪種符號或文化 意涵嗎? 3、請舉出妳覺得有品味的事物,並嘗試想一想,是哪些方式使這些事物變得「有品味的」?去除哪些部分,會 讓此事物變得不一樣? 4、符號、文化與品味活動的關係是什麼? 第十週 主題:社會論述與公共領域 指定閱讀: 請各組針對當前台灣最重要的公共議題,尋找三篇國內外相關報導(參考第二週的媒體列表),比較這些新聞報 導跟你常看的媒體、社群平台或短影音的說法有何差異,從形式、內容各方面列出比較 關鍵字:論述、公共領域、意識型態、異質論述體制、演算法治理 討論: 1.你是否曾經擔任遊說,或是召集人的工作?你要如何說服人家一起工作?想一想,「同一件事」可以用什麼不 同方式表達,會有何種不同效果? 2.你是否曾經注意過報章媒體的討論方向不一致的問題?去找一個社會爭議事件,然後比較各家媒體(電視政論 節目、報紙)的討論方向。 3.在你們找到報導後,用google加上其他關鍵字(例如國家、地域、政黨、年齡層、性別或產業別差異),比 較各種不同觀點與立場的差異。 第十一週 田野調查 觀察方向︰用分析方法進行訪談、資料蒐集以累積分析與思考,請先與助教及教師討論進行方式,並蒐集具體觀 察、訪談或文獻資料。 作業:每組準備十五分鐘報告(PPT包括:主題、資料蒐集方法與成果、發現與困難、進一步規劃)。下週討 論。 第十二週 田野調查討論 各組以分析方法彙整成果報告,其他組提供建議。 (四) 「物」的分析 第十三週 主題:環境與社會:生態物 指定閱讀:吳音寧,2010,〈從農村到都市,再到農村〉,於吳介民, 范雲與顧爾德編《秩序繽紛的年代》 台 北: 左岸出版社. 關鍵字:生態區位、資源、風險與資訊的分配、處境知識、強客觀性 課堂活動:描繪生活地圖,參考搜尋「40 Maps They Didn’t Teach You In School」 討論: 1.農村與你的關係是什麼?瞭解一下你的每天食物來源。 2.請去看看台灣農村陣線(http://www.todei.org/)的網頁,如果其中的事件你前 所未聞,或者有不同 思考角度,請想一想,為何會如此。 3.請比較一下英國從十五世紀開始到工業革命時,越演越烈的圈地運動,與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新圈地運動」 (園區徵地)或是近年的房價與囤房議題的時空背景、社會條件,與社會反映的差異。 第十四週 主題:社會文化的物質性:技術物 指定閱讀: 肖莎娜.祖博夫,2022,《監控資本主義時代》,時報出版。選讀 關鍵字:技術物的政治性、代理政治、隱秩序、監控資本主義、生活型態政治 討論: 1、當前的AI各種工具已經開始改變世界,你認為這些改變對台灣社會與對你的影響是什麼? 2、你的網上自我(on-line self)、社會自我(social self),與內在自我(inner self)有何差 別?或是相當一致?你在何時可以體會其中差異?若有衝突,如何解決? 3、虛擬設群的劃界方式與現實世界有何異同?請從各方面思考。比較你與其它朋友的社群平台推薦的內容有何 異同?何會如此?這些不同訊息所呈現的社會,對你的影響有何差異? 4. 擴大想一想,不同科技物(建築科技、交通工具、傳播工具)如何中介不同社會? (四) 「制度」的分析 第十五週主題:改變體制 指定閱讀:請搜尋當前世界或本地社會正在發生的重要制度轉變,找出三份報導,彙整小組的觀察與提問,上課 分享並提出問題進行討論。 關鍵字:各種體制(政治、經濟、文化、種族、性別等)的至讀如何體現餘人、文化(知識)與制度、權力、培 力、代言、行動能力的基礎 討論: 1.面對社會弱勢族群遭受不公義對待,或是你見到不平等現象時,你會採取何種策略?代言、代理、草根培力? 為什麼? 2. 文本最末為何會對於運動團體跨國串連,往往落入代國家進行國民外交有所疑慮?這種疑慮的重點是什麼? 3.請找一些社會運動的案例,比較一下這些行動者的策略差異有何不同?對於運動成果有何影響? 第十六週 期末報告發表與討論 每組進行期末報告,發表時間二十至三十分鐘,視本次課程小組數量而定,其他各小組提出補充與建議,並給報 告組成績。 *每組同學請共同簽署一份參選清大通識教育中心優秀學生作品同意書。 期末報告繳交時間:@@@ 中午十二點 期末報告基本格式:請參考「第三週調查方法」分析與討論架構 每組完成一份PPT,建議格式:一、問題意識/爭議;二、相關面向;三、核心主軸;四、田野與研究資料; 五、討論;六、結論;七、小組分工、附錄與個人心得 **注意事項: 1、需要提早獲得成績者請提出,並提前繳交自己負責部分的報告。 2、email繳交給教師與助教,信件標題「第*組STS期末報告:題目」。 3、24小時內若未收到回信確認,請再寄一次。 評分標準 1、資料蒐集方法是否多元?資料是否具體詳實? 2、體制定位之周延與精確與否。 3、分析是否深入?是否與課程概念相關?概念應用之精確。 4、資料、分析與討論是否扣連完整。 5、邏輯推論是否連貫與合理。 6、發現與結論是否有意義。
MON | TUE | WED | THU | FRI | |
08:00108:50 | |||||
09:00209:50 | |||||
10:10311:00 | |||||
11:10412:00 | |||||
12:10n13:00 | |||||
13:20514:10 | |||||
14:20615:10 | |||||
15:30716:20 | |||||
16:30817:20 | |||||
17:30918:20 | |||||
18:30a19:20 | |||||
19:30b20:20 | |||||
20:30c21:20 |
Average Percentage 85.43
Std. Deviation 6.86
平均百分制 82.91
標準差 5.7
平均百分制 82.14
標準差 5.06
平均百分制 81.38
標準差 12.99
平均百分制 83.26
標準差 4.71
平均百分制 78.02
標準差 9.12
平均百分制 83.19
標準差 6.88
平均百分制 80.84
標準差 10.11
【108(含)前入學生視為核心向度四】16週課程,第一週務必到課分組,如已選上課但未分組者,視同放棄,請退選
-
-
-
-
-